读书分交流案例(视频)大赛圆满结束
图书馆主办的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第12届读书节活动,由于疫情原因,系列活动之读书分交流案例大赛今年改为线上举行。参赛者把读书分享展示内容做成短视频进行线上初赛。初赛收到来自两校区参赛作品共42个,于2022年4月17日进行线上评选,评选出的8个作品晋级决赛。
决赛(视频)作品由王庭槐校长、姚正安副校长、郑茨萍督导、史航副处长、钟伟珍副馆长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每位专家评委都认真观看了决赛作品,并于4月28日前把对每个作品的评分结果发到图书馆指定邮箱。
王庭槐校长在观看决赛作品进行评审打分
姚正安副校长在观看决赛作品进行评审打分
红花岗队分享的《刑场上的婚礼》这部影片,以ppt讲解情影剧表演朗诵进行展示。视频以《刑场上的婚礼》这部影片的内容梗概、主题思想、情景剧场、思想体悟展开。讲述了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和故事事件、时间、人物、地点。一对青年无产阶级革命者陈铁军和周文雍以假夫妻身份掩护党机关,在共同的革命生活中两人由假夫妻产生真感情,被捕后在红花岗刑场举行悲壮婚礼的故事。这一对青年革命伴侣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血色浪漫传奇,用青春和生命向人民诠释了信仰和爱情。通过影片的故事感人情节,深刻领悟到作为当代青年,应该要承担起历史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做一个有信仰、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的新时代青年。在红色革命故事中学习并传承优秀的革命精神。
觉醒猎杀队分享《觉醒年代》这部宏伟的电视剧,分享队伍以ppt汇报心得情景表演进行分享。这是一部聚焦共产党风云人物,没有流量演员,也没有噱头,但仍然能够吸引不同类型的人群去观看,特别受到广大青中少年的喜爱的作品。分享队伍从电视剧的简介、主要人物的介绍、情影剧片段演绎、心得体会四个方面展开,带领读者走进一群熟悉的党的风云伟人,了解他们,读懂革命先辈。分享了《觉醒年代》电视剧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民族之光。作为当代新青年的一代,更应该要铭记先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务实的作风,勇敢地肩负起党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守护山河队是视频讲解汇报形式展开分享。讲述了70年前抗美援朝,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精神。分享队伍选取了《长津湖》和《《金刚川》两部电影中经典场面展示。其中《长津湖》中一名老兵战士的一句: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展现当时无数志愿军战士英勇奋战,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是一群打不垮的国家钢铁脊梁!以血肉之躯架起一座炸不毁的胜利之桥。其次镜头转到了当代青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是年仅18岁的“00后”戍边烈士陈祥榕曾写下的一句话。陈祥榕营救战友,英勇战斗,奋力反击,毫不畏惧,直至壮烈牺牲。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山河无恙,只因有英雄铁肩担当。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他们有信仰,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吾辈当自强!
图书馆唐玉佳老师(左)和王碧玉老师(右)在图书馆计算专家评委打分结果
图书馆供稿
文|唐玉佳
图|钟伟珍
审校|钟伟珍
以下是来自专家评委的建议:
王校长提议:要引导学生多看原著,这次参赛的作品大多是是看电影看连续剧的。下次要引导学生看原著,真正的阅读书籍。
郑茨萍督导建议:新华学院图书馆举办的第12届读书活动之读书分享交流案例大赛,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以分享交流为形式,更加广泛地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党爱国的革命精神,提升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值得提倡。该活动通过读书分享和交流,促使学生们养成好读书、爱读书的习惯,并通过读书来提高学生们的个人素养和素质,是一项很好的活动。但8个参赛队中只有2个对选题新颖,其他队的选题均雷同。建议:今后多鼓励参赛者选题多样化,提倡参赛内容丰富而广泛。
钟伟珍副馆长对决赛作品的建议:本次读书节的读书分享交流活动是图书馆第一次采用视频形式线上进行,让参赛者把读书分享展示内容做成短视频进行线上初赛,评选出8个作品晋级决赛。参加决赛的8个视频作品和所附的观后感或读后感短文都能围绕活动主题“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而展开,作品思想内容健康,传播正能量,展示形式多样,视频效果良好,文字表述比较通顺。有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把观众情绪带入到场景中,让观众深受感动。决赛作品都能做到既能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又能结合实际展示中华民族现代人的时代精神和魅力。达到了本次读书节的“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宣传效果。但有的作品引用电影画面太长,使参赛者个人展示的时间和效果受到影响。
读书分享案例(视频)大赛一等奖读者与图书馆钟副馆长钟伟珍及图书馆老师合影
读书分享案例(视频)大赛东莞校区二等奖读者与图书馆钟副馆长钟伟珍及图书馆老师合影
读书分享案例(视频)大赛东莞校区三等奖读者与图书馆钟伟珍副馆长(左一)合影